close
在電子書逐步侵蝕紙本書市場的情況下,紙本書要如何繼續贏得讀者的青睞呢?
我認為,盲目抗拒電子書的步步進逼,絕對徒勞無功,因為這是個大趨勢;然而,棄械投降、全面棄守紙本書,也絕對不是正確的方法。
最重要的應該是,想辦法突顯紙本書的魅力,讓讀者在數位潮流的強大誘惑下,仍然願意選擇紙本書,體驗紙本書的獨特魅力。
⋯⋯
只是,紙本書缺乏電子書的聲光效果,也沒有數位工具的奇技淫巧,要如何在數位風暴的夾殺中突圍而出、展現它的絕代風華呢?
採用細緻精巧的昂貴封面用紙?選擇豔麗豐富的多樣印刷色彩?施展千變萬化的繁複版面設計?不,都不是,這些都不是重點,也都搞錯了方向。
當然,一定有人會說,重點在「內容」。這就不討論了,不論是電子書還是紙本書,「內容」都是最重要的,不必多言。
我想說的是,紙本書要怎樣比電子書「更酷」!身為紙本書的愛好者,我不想訴諸「懷舊情感」,不想用懷舊的方式訴說紙本書有多麼美好,有多麼風韻猶存、徐娘半老。
我想告訴大家,紙本書其實仍是「青春少女」,帶有凡人皆無法擋的青春氣息。
首先,在幾近全面數位化的生活中,我們的眼球幾乎被各種螢幕與面板佔滿,一刻不得閒。這時,回頭看看紙張上的文字與圖片,你會覺得眼壓頓時降低不少,眼睛立刻舒服許多。
如果你不想讓眼睛爆掉,適時回到紙本書是最佳選擇。真要在電子載具上閱讀幾萬字的書籍,對於已經使用過度的眼球來說,絕對是駱駝背上的最後一根稻草。
不過,想要讓人明顯感受到閱讀紙本書的舒適,編輯的排版觀念必須正確。
很多編輯喜歡把版面排得很複雜,甚至搞一些奇奇怪怪的顏色或字型,似乎這樣才能展現高超的編輯技巧。其實,這完全是錯誤的觀念。真正高超的編輯技巧要化於無形,讓人閱讀時根本感受不到「技巧」,而是毫無障礙地閱讀下去。閱讀就像開車,你是希望平順地開下去,還是希望路旁一直出現「有的沒有的」讓你分心?
所以,編排版面時,編輯們念茲在茲的,應該是「讓人閱讀得很舒服」,而非「展現複雜的編排技巧」。可惜,書店中隨手一翻,就會發現許多編輯走偏了,現在市面上「讓人讀起來不舒服」的書越來越多了。
其次,書本的重量絕對是個關鍵。各種電子產品都講求越來越輕巧、方便攜帶,如果紙本書反其道而行,不思考如何減輕重量,要如何得到讀者青睞呢?
現在的造紙技術非常進步,可以製造出各種品質優良的輕盈紙張。只要出版社編輯願意採用這些紙張,就可以降低書本的重量。不要小看那一、兩百公克,光是這樣的差別,就會讓讀者攜帶書本時輕鬆不少。
其實,有很多人喜歡隨身攜帶一本書,卻常常苦於肩頭太重(因為包包裡已經有許多其他的東西了)。如果編輯們願意減輕書本重量,就會讓讀者更樂於選擇紙本書。
這明明是很容易的事情,可惜,書店中隨手一翻,還是有許多書籍重得像磚塊。
我說的,都跟銷售量無關。一本書暢銷與否,內容還是最關鍵的。君不見,許多裝幀和編排奇爛無比的書籍,仍是暢銷排行榜上的常勝軍?
我要說的,只是紙本書的魅力,以及如何增添紙本書的魅力。
編輯工作沒有絕對的對錯,我也不管別人是否認同我的看法。但是,這就是沐風文化要做的:我們不抗拒電子書,但我們會努力增添紙本書「致命的吸引力」!
下次試試看,一群人聚會時,別人拿出各種越來越先進的手機來低頭,而你卻拿出一本紙張輕盈、包裝樸實有質感的紙本書來「低頭」,看看這樣會不會比較「酷」?
我認為,盲目抗拒電子書的步步進逼,絕對徒勞無功,因為這是個大趨勢;然而,棄械投降、全面棄守紙本書,也絕對不是正確的方法。
最重要的應該是,想辦法突顯紙本書的魅力,讓讀者在數位潮流的強大誘惑下,仍然願意選擇紙本書,體驗紙本書的獨特魅力。
⋯⋯
只是,紙本書缺乏電子書的聲光效果,也沒有數位工具的奇技淫巧,要如何在數位風暴的夾殺中突圍而出、展現它的絕代風華呢?
採用細緻精巧的昂貴封面用紙?選擇豔麗豐富的多樣印刷色彩?施展千變萬化的繁複版面設計?不,都不是,這些都不是重點,也都搞錯了方向。
當然,一定有人會說,重點在「內容」。這就不討論了,不論是電子書還是紙本書,「內容」都是最重要的,不必多言。
我想說的是,紙本書要怎樣比電子書「更酷」!身為紙本書的愛好者,我不想訴諸「懷舊情感」,不想用懷舊的方式訴說紙本書有多麼美好,有多麼風韻猶存、徐娘半老。
我想告訴大家,紙本書其實仍是「青春少女」,帶有凡人皆無法擋的青春氣息。
首先,在幾近全面數位化的生活中,我們的眼球幾乎被各種螢幕與面板佔滿,一刻不得閒。這時,回頭看看紙張上的文字與圖片,你會覺得眼壓頓時降低不少,眼睛立刻舒服許多。
如果你不想讓眼睛爆掉,適時回到紙本書是最佳選擇。真要在電子載具上閱讀幾萬字的書籍,對於已經使用過度的眼球來說,絕對是駱駝背上的最後一根稻草。
不過,想要讓人明顯感受到閱讀紙本書的舒適,編輯的排版觀念必須正確。
很多編輯喜歡把版面排得很複雜,甚至搞一些奇奇怪怪的顏色或字型,似乎這樣才能展現高超的編輯技巧。其實,這完全是錯誤的觀念。真正高超的編輯技巧要化於無形,讓人閱讀時根本感受不到「技巧」,而是毫無障礙地閱讀下去。閱讀就像開車,你是希望平順地開下去,還是希望路旁一直出現「有的沒有的」讓你分心?
所以,編排版面時,編輯們念茲在茲的,應該是「讓人閱讀得很舒服」,而非「展現複雜的編排技巧」。可惜,書店中隨手一翻,就會發現許多編輯走偏了,現在市面上「讓人讀起來不舒服」的書越來越多了。
其次,書本的重量絕對是個關鍵。各種電子產品都講求越來越輕巧、方便攜帶,如果紙本書反其道而行,不思考如何減輕重量,要如何得到讀者青睞呢?
現在的造紙技術非常進步,可以製造出各種品質優良的輕盈紙張。只要出版社編輯願意採用這些紙張,就可以降低書本的重量。不要小看那一、兩百公克,光是這樣的差別,就會讓讀者攜帶書本時輕鬆不少。
其實,有很多人喜歡隨身攜帶一本書,卻常常苦於肩頭太重(因為包包裡已經有許多其他的東西了)。如果編輯們願意減輕書本重量,就會讓讀者更樂於選擇紙本書。
這明明是很容易的事情,可惜,書店中隨手一翻,還是有許多書籍重得像磚塊。
我說的,都跟銷售量無關。一本書暢銷與否,內容還是最關鍵的。君不見,許多裝幀和編排奇爛無比的書籍,仍是暢銷排行榜上的常勝軍?
我要說的,只是紙本書的魅力,以及如何增添紙本書的魅力。
編輯工作沒有絕對的對錯,我也不管別人是否認同我的看法。但是,這就是沐風文化要做的:我們不抗拒電子書,但我們會努力增添紙本書「致命的吸引力」!
下次試試看,一群人聚會時,別人拿出各種越來越先進的手機來低頭,而你卻拿出一本紙張輕盈、包裝樸實有質感的紙本書來「低頭」,看看這樣會不會比較「酷」?
全站熱搜